著名美術批評家陶詠白女士和徐虹女士、德國徠卡學院院長烏多策爾先生( Udo Zell)、貝婭特·愛芬夏特館長及高鵬館長悉數到場并發(fā)言。清華美院院長魯曉波,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譚平、著名藝術家杜大愷、閆振鐸、朝戈、謝東明、赫伯特·皮爾(Herbert Piel)、芃芃、段建偉、崔岫聞等參加了展覽開幕式。因院務在身不能前來的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云先生特地發(fā)來賀辭。
在此次白蒂個展中展出的《未來》、《角色》兩幅作品,充分了代表當代中國女性藝術家在成長過程中與外部的社會環(huán)境的壓力和其內在精神的抗爭精神,被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納為館藏。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館長貝雅特·愛芬夏特表示,這兩幅作品,一幅會被帶回德國,另一幅則將由路德維希博物館轉贈給中國美術館路德維希陳列館。
消防泵的拼音怎么讀
水泵英文
mvr強制循環(huán)泵的作用
白蒂,生于八十年代,成長在中國畫家家庭,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并且獲得了在中國油畫院深造的機會,目前生活于北京和漢堡。她的油畫具有鮮明的個人和女性敘事特征,體現了跨界青春的迷惘與詩意,是地球村一代年輕藝術家真誠精神生活的代表之一。作為職業(yè)藝術家,白蒂不僅體驗中西跨界的生活,而且也體驗作為女性跨越性別束縛的自由。作為新一代敏感的優(yōu)秀青年藝術家代表,她的創(chuàng)作努力探索代際話語,試圖表達物質繁華時代人類的困惑與思考。她的作品比前代藝術家的作品更加關注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從而成為某種敏感的社會現象的切片。同時她的作品將會以更加敏感的個人體驗闡釋那新的生命形態(tài),以及精神生活遭遇這從傳統到現代社會變遷的現代性挑戰(zhàn)。而這種“新的生命形態(tài)”是她個體體驗中西交融的過程,一種敏感知覺,一種文化蛻變新生的內在體驗。白蒂一直在努力尋找更有力量的表達方式,在文化相融和藝術交流的強烈沖擊之中,不斷在思考中創(chuàng)作,讓我們看到她的內在激情和消化時代問題,對一位年輕女藝術家構成的挑戰(zhàn)。
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表示:白蒂身上有很多的標簽,比如女性,青年,旅德。誠然,白蒂將這些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處。白蒂的作品帶著一種青春的荷爾蒙,躁動、迷茫,包括憂傷,這些正如同青春。這樣敏銳的觸覺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就顯得理所應當。這是一個充滿了藝術的時代,因為充滿了不確定才能有藝術的空間。而性的視角不但敏銳,更與男性藝術家來自不同的出發(fā)點。代表不同性別的視角,屬于女性的真實表達本身就是難得一見的。女性在中國傳統地位上的不自由與束縛讓女性藝術家的自我解放與探究更加困難。但也正因為如此,女性藝術家往往能在這個時代捕捉到更深層、更隱晦的問題,因為在她們的視野里有一些長期被男性忽略的地方。
扭曲的形體、厚重的筆觸、強烈刺激視覺的配色這種看似涂鴉的混亂宣泄,就這樣赤裸裸的將情緒拋在毫無準備的觀者面前,一切看似毫無規(guī)矩可言。白蒂顯然已經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她的作品其實是簡單而真誠的。在厚重的油彩背后,簡單的形態(tài),布局,模糊的人物,零劇情的表達,卻有著令人無法忽視的張力。她是自信的,化繁為簡,越是要表現越應該排除喧擾。這種自信,源于本土境遇和時代表達的契機。她捕捉到的是青春的傷感,是人群間的無助,是沉悶的社會與頹廢的迷茫。而這些內在的情緒,在簡單到幾乎宣泄的畫紙上顯得格外刺眼,賦予她的作品一股尖銳的力量。這種力量,鮮少在柔弱的女子手下展現,這種矛盾本身便是分外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