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凝式《韭花帖》
楊凝式《韭花帖》為我國書法史上著名行書法帖,釋讀為:“晝寢乍興,輖饑正甚,忽蒙簡翰,猥賜盤飧。當(dāng)一葉報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實(shí)謂珍羞,充腹之余。銘肌、載忉,謹(jǐn)修狀陳謝,伏惟鑒察。謹(jǐn)狀。七月十一日,凝式狀?!贝颂嗾J(rèn)為是寫給友人的答謝書札,但短短65字措辭極盡謙卑,其中必有玄機(jī)。鄙意此帖乃楊凝式呈送后周武帝的奏狀。
“狀”是古代臣子上奏文體之一。狀,就是奏狀。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論道:“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應(yīng)包括“奏、奏疏、奏對、奏啟、奏狀”等文名。從古至今,公文皆有規(guī)范,不能隨意使用。唐太宗曰:“詔令格式,若不常定,則人心多惑,奸詐益生。”“制法之后,猶稱畫一。”今天的公文,分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韭花帖》所用的“狀”,類似今天公文“報告”或“請示”件,屬于上行文,用于下級對上級報告或請示工作,不能反用。《韭花帖》是呈送皇帝的奏狀,故用許多謙辭,如“蒙”“猥”“銘肌”“謹(jǐn)修”“伏惟鑒察”等?!皶儗嫛钡牡涔蕘碜浴墩撜Z·公冶長》,宰予晝寢,孔子批評他“朽木不可雕也”。楊凝式借用此典亦有自貶之意。
唐宋人文集,“狀”均列入奏疏一類,茲舉數(shù)例。柳宗元《為京兆府昭應(yīng)等九縣訴夏苗旱損狀》:“謹(jǐn)錄奏聞,伏聽敕旨”;元稹《兩省供奉官諫駕幸溫湯狀》:“謹(jǐn)詣東上閣門,奏狀以聞”。范仲淹《舉丘良孫應(yīng)制科狀》:“若不如舉狀,甘俟朝典”。但奏狀的撰寫也不盡相同,上述諸例皆無款署。杜甫《為補(bǔ)遺薦岑參狀》:“至德二載六月十二日,左拾遺內(nèi)供奉臣裴薦等狀”,附狀人有左拾遺、內(nèi)供奉杜甫等4人;另《奉謝口敕放三司推問狀》:“至德二載六月一日,宣議郎行在左拾遺臣杜甫狀進(jìn)?!逼洹白酄睢甭淇钆c《韭花帖》相似。
皇帝發(fā)布的公文有命、敕、制、誥、璽書等多種形式。在我們印象中似乎只有宮廷劇所演“奉天承運(yùn),皇帝詔曰”云云。其實(shí),皇帝除公事外,也會親筆作書給臣下,故《韭花帖》有“簡翰”之稱?!稌x書·賀循傳》:“循稱疾篤,箋疏十余上。帝遺之書曰”?!稌x書·山濤傳》:晉文帝“與濤書曰”。姚思廉,原為隋朝代王楊侑侍讀文學(xué)。貞觀初,任著作郎、弘文館學(xué)士。李世民有次談到隋亡唐興之事,慨然嘆曰:“姚思廉不畏兵刃,以明大節(jié)。求諸古人,亦何以加也?!币Ξ?dāng)時在洛陽,特囑人寄物三百段,并遺其書曰:“想卿忠義之風(fēng),故有斯贈?!睏钅绞盏降暮喓玻瑧?yīng)類似唐太宗短札。元稹《謝御札狀》:“宸翰忽臨,天章煥發(fā)。”皇帝寫的東西,也可稱書、翰。友朋酬答,多用書札,絕不能亂用奏狀,否則難免殺身之殃。
氮泵怎么讀這兩個字
《宣和書譜》載,楊凝式“喜作字,尤工顛草。居洛下十年,凡琳宮、佛祠墻壁間,題紀(jì)殆遍。然揮灑之際,縱放不羈,或有狂者之目”。北宋朱長文《續(xù)書斷》認(rèn)為楊凝式書法成就在真草。南宋趙孟堅亦曰:“中興后,朱壑巖橫斜顛倒,幾若楊少師。”楊凝式所作大都為草書,傳世的《神仙起居法》《夏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新步虛詞》等皆行草書,而《韭花帖》乃偏楷書。究其原委,畢竟是呈送皇帝的奏狀,書寫需要工整。
楊凝式任太子少師的時間,《舊五代史·周太祖紀(jì)》載于廣順元年二月,“以太子少傅楊凝式為太子少師”,此與本傳不同?!吨苁雷趯?shí)錄》里載有楊凝式傳記,應(yīng)為記錄其史料較早本,故更可信,本文予以采信。
周太祖郭威出生于七月二十八日,登基后此日定為“永壽節(jié)”,群臣百僚為之慶賀。巧合的是《韭花帖》作于七月十一日。周太祖即位的廣順元年,楊凝式已經(jīng)79歲。周世宗顯德二年,下詔“賜太子太師致仕侯益、白文珂、宋彥筠等茶、藥、錢、帛各有差”。如此這樣優(yōu)禮老臣,顯示皇帝對臣下念茲在茲。周太祖賜楊凝式時令韭花和羊肉,宣示好賢敬老的姿態(tài)亦屬正常。周太祖951至954年在位4年,似可大膽推測,《韭花帖》應(yīng)書于此間某年七月。楊凝式去世于954年春天,因此只能是951至953年的某個七月。
古人稱前賢,避其名諱,多以官職代之。如王羲之為王右軍,顏真卿為顏魯公。兩宋文人,對楊凝式書法多有嘆賞。歐陽修評論道:“自唐亡道喪,四海困于兵戈。及圣宋興,天下復(fù)歸于治,蓋百有五十余年。而五代之際,有楊少師;建隆以后,稱李西臺。二人者,筆法不同,而書名皆為一時之絕?!碧K軾稱“楊凝式書,頗類顏行”,“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在書法創(chuàng)作時,大字難于結(jié)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但黃庭堅認(rèn)為,“近世兼二美,如楊少師之正書行草”;“余嘗論右軍父子以來,筆法超逸絕塵惟顏魯公、楊少師二人”。
蠕動泵英文縮寫
《韭花帖》呈送后周皇帝,收入大內(nèi)。北宋禪代后續(xù)藏于內(nèi)府。從蘇、黃對楊凝式書法的論述來看,應(yīng)曾觀覽過原跡。宋人黃伯思所藏《楊凝式年譜》載,周廣順三年在長壽寺題名,又題《院似禪心靜》二詩,稱“太子少師真跡”。楊凝式居洛陽,常?!板塾畏鸬漓簦錾剿畡氽E,輒流連賞詠。有垣墻畫缺處,顧視引筆,且吟且書,若與神會?!焙笕嗽谄漕}詩處贊嘆:“少師真跡滿僧居,只恐鐘王也不如。”
柱塞式噴油泵
楊凝式周旋于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朝之間,游刃有余。后周太祖總政,楊凝式親到軍門恭迎。軍門乃軍隊駐扎之處所設(shè)之門。《晉書·武帝紀(jì)》:“孫皓大懼,面縛輿櫬,降于軍門。”韭,被稱作懶人菜,我國種植歷史比較悠久?!吨芏Y·天官·醢人》:“醢人,掌四豆之實(shí),朝事之豆,其實(shí)韭菹、醓醢”;《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四之日其蚤,獻(xiàn)羔祭韭。”東漢末年童謠唱道:“發(fā)如韭,割復(fù)生?!贝藭r韭菜的種植應(yīng)該十分普遍。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詳細(xì)記載韭的種植及作菹和藏生菜的方法,“七月藏韭菁”。菁,花也。《韭花帖》作于七月十一日,顯然賞賜楊凝式的人很用心,但賞賜之物并不貴重。即便如此,奏狀依然恭謹(jǐn)有節(jié),這應(yīng)是楊凝式一貫處事態(tài)度的寫照。
古時食品保存主要靠腌制,韭花采摘后要做成醬,以備冬季食用?!妒勒f新語》記載石崇和王愷斗富,當(dāng)時正值冬季,石崇家酒宴有道菜“韭萍齏”,猶如新鮮的韭菜做成,把王愷羨慕得不行,于是買通石家童仆弄清原委,“韭萍齏是搗韭根,雜以麥苗爾”。冬季的麥苗與韭菜相類。杜甫《病后過王倚飲贈歌》:“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凈如練?!?/p>
“載切”之“切”應(yīng)釋為“忉”。《韭花帖》中“銘肌”與“載切”之間留有空白,應(yīng)是不同意思,二詞皆動賓結(jié)構(gòu)。其中“載切”之“切”,似應(yīng)釋讀為“忉”。羅振玉藏本“忉”字更清晰。忉,憂也。此帖在表達(dá)感激之外,更想表達(dá)的是憂君之心。
《詩經(jīng)·檜風(fēng)·羔裘》:“豈不爾思,勞心忉忉”;《詩經(jīng)·陳風(fēng)·防有鵲巢》:“誰侜予美?心焉忉忉?!卑拙右住都墨I(xiàn)北都留守裴令公》:“動人名赫赫,憂國意忉忉?!碧铺谠嬷I宰相房玄齡等,“公等食人之祿,須憂人之憂,事無巨細(xì),咸當(dāng)留意”。正如范仲淹所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歐陽修評述五代時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廟、朝廷、人鬼皆失其序,斯可謂亂世者歟?自古未之有也”。楊凝式生于斯世,廁身于朝班,恭謹(jǐn)小心處世自《韭花帖》可窺一斑。因此,書法攲側(cè)處求平正,狂亂中蘊(yùn)靜氣,乃時代賦予的特質(zhì)。
[丙戊酸鈉靜脈泵入用量][泵體英文翻譯]